最新资讯
在升学节点认真审视学习的意义
随着高校录取工作依次开展,考生们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喧闹不已的志愿填报争议总算告一段落。度过漫长的学习生涯,迈过高考这一关键节点,终于可以放松心情,好好调整休息一下了。不管录取的学校、专业是否如己所愿,也不管接下来奔向何方,这段时间都可以也应该停下来好好审视学习的内涵与意义。
拿到录取通知书,有些考生得偿所愿,被梦想中的院校、专业录取,有的则与理想的目标失之交臂。近年来,专业成为志愿填报中最在意的因素,其受关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院校、城市等。这背后无疑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比如,产业升级转型加速,新业态、新岗位不断涌现,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急剧变化。为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和支撑力,高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步伐加快。以2024年为例,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这种情势下,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增加了,考生以及家长乃至于全社会关注专业,乃在情理之中。
进入大学,目的在习得知识和技能,在提升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在完善人格、健全身心。而走出校门,就业情况则是评判学习成果的最直接尺度。于个人而言,这是在社会立足,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一步;于教育系统而言,则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于社会而言,则关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关乎国家的发展。而学科专业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支柱,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理所当然受到各方重视。
但专业应该是“垫脚石”,而不应该是“拦路虎”。重视专业选择,但也完全不必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担忧。一者,就算暂时没选上理想专业,学习生涯中也还会有很多次换专业的机会,选择了某个专业并不影响大学期间继续思考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二者,专业和职业并非线性关系。某一个专业背景出身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多种行业。反过来,一个职业也可以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来组成。更何况,职业发展充满了变数,一个人很难一辈子只干一个岗位,漫长的职业生涯将无数次面临工作岗位和发展方向的调整。
专业和职业关系的重点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通过专业这个平台,掌握了什么样的能力,这种能力又是否能支撑自己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实现高效率适配。当下社会,更需要的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宽领域视野、综合素质突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按学科专业分类的。我们看到,近年来高校也在大力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不断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通过积极设置跨学科本科专业,开发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提醒学习者,应该在立足本专业的同时,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探索跨专业的学习,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自身职业发展。说到底,专业有冷有热,但最终决定职业发展道路的,并不是外在于自身的专业或者其他因素,而是自身的知识技能、创新思维、综合素养、情感意志等。
更进一步来说,还应该认真思考上学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上大学是来接受教育、读书学习的。但是,大学只是一个学习场域,上学也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本身是永无止境的。有人说,一个人学识的增长应从出生开始,至死亡终止,这一点也不夸张。
尤其是数字时代的到来,知识急剧爆炸,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模式发生巨变,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大大缩短,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场景、学习方式、学习风格都在重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培养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保持终身学习的姿态,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知识的能力,而非简单的知识积累,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固然要重视上大学的这段经历,珍惜这个系统学习知识的宝贵机会,但上大学只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学习将伴随也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学习者要有站在终身学习的视角跳出来看“上大学”这件事的思维。
实际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倒逼即将升入大学的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和价值,也提醒各个阶段的学生及其家长审视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近期,在一些培训机构的炒作下,准一年级家长的幼小衔接焦虑又弥漫开来,不少家长让孩子参加幼小衔接班,大量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以保持所谓的学习优势,或者至少不让孩子处于劣势。但看看人工智能在方方面面领域的运用,就该意识到,各类以知识积累为目标的“抢跑”,越来越显得滑稽。这更要求我们,按下往前赶路的“暂停键”,在升学的关键节点认真审视学习的内涵与意义。(作者系本报记者)
相关文章
“3 3”考试模式满5年 考生自主权更充分
6月6日下午,考生们依次进入济南中学考点熟悉考场情况。(本报记者崔健摄)6月7日,山东2024年夏季高考将拉开帷幕,今年也迎来了山东新高青海省2025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20.问:信息采集如何进行?答:各报名点使用“青海省普通高考报名信息采集系统”和设备,现场统一采集考生身份证信息,生成考生号和网上报安徽:省考试院党总支开展高招系列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
今年我省新高考首考,志愿填报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平安高考、周全高考、温馨高考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高考江苏省人民政府 权威解读 专业指导 全力服务好考生志愿填报
平行志愿模式尽管已经实施多年,但考生和家长依然有一些误区。误区一:认为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平行志愿根据考生投档成绩,按照“按2024高考志愿填报超实用技巧!
2024高考志愿填报超实用技巧随着高考结束,各地正陆续开启志愿填报工作。为了帮助考生及家长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教育部“阳光高考平高考成绩复核有成功的吗
每年高考后,考生们都会经历紧张的等待和焦急的心情。在公布的成绩中,有些考生会怀疑自己的分数是否准确,这时候他们会选择申请成绩复很多高考加分取消了
综上所述,取消部分高考加分项目是当前我国教育政策改革的重要一环。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给一些考生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促成绩复查有成功的吗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成绩复查过程中确实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因此,面对考试成绩存疑的情况时,请不要轻易放弃申请机会,并且要积高考加分公示名单怎么查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加分政策并顺利查询相关名单,本文将详细介绍查询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加分的背景事业单位有人复查分数成功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选择通过参加事业单位考试进入稳定的工作岗位,准确无误的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复查成绩不仅可以让考生了解自